(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理论前沿与研究方法
研究生暑期学校招生简章
全国最大的信誉平台(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学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
2022年7月11日
全球化浪潮下全球政治经济秩序的重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造就的人类传播新形态,促成了国际传播领域的重大变化。为更好把握新媒体技术加速更迭下国际传播实践与理论的变化及趋势,加强国际传播学术共同体的沟通交流,培养青年学者及学生对变化中的国际传播理论、实践及其与广泛的社会结构和语境因素的关系感知、探索及把握,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贡献智识力量,全国最大的信誉平台(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将于2022年8月13日(周六)——2022年8月20日(周六)以线下授课形式举办2022年(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理论前沿与研究方法研究生暑期学校。
暑期学校将围绕国际传播的前沿理论及实践议题进行讲授与交流,并就国际传播研究的主流及前沿方法予以讲授与培训。通过讲授、研讨等多种方式,提高青年学者、博士与硕士研究生在国际传播领域的研究兴趣和理论水平,拓展研究路径,丰富研究视野,创新研究方法,为建立国际传播学术共同体贡献力量。
本次暑期学校线下授课及研讨地点在昆明市;免收学员任何费用,线下交通及食宿费用自理。
暑期学校已邀请到米博华教授、张国良教授、杨亦鸣教授、喻国明教授、胡正荣教授、隋岩教授、程曼丽教授、陈昌凤教授、周勇教授、余清楚教授、王晓红教授、秦瑜明教授、葛岩教授、夏倩芳教授、荆学民教授、刘涛教授、朱鸿军教授、纪莉教授等著名学者授课。
授课嘉宾简介:
1.米博华教授,曾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第五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先后五次获中国新闻奖特别奖和一等奖。
2.张国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全球传播研究院院长。
3.杨亦鸣教授,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江苏省语言科学与神经认知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我国神经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开拓者。
4.喻国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5.胡正荣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6.隋岩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现代传播》主编。
7.程曼丽教授,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岗教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执行会长,兼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应急管理学会舆情专委会主任。
8.陈昌凤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新闻研究中心主任,智媒研究中心主任。
9.周勇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10.余清楚教授,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曾任人民网总编辑、人民网研究院院长。
11.王晓红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教务处处长,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荣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12.秦瑜明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院长,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传媒大学)副主任,全国广播电视百优理论人才。
13.葛岩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新闻与传播系特聘教授,中国实验传播学的主要开拓者。
14.夏倩芳教授,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会副会长。
15.荆学民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所长,中国政治学会常务理事。
16.刘涛教授,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17. 朱鸿军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新闻与传播研究》执行主编。
18.纪莉教授,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全球传播与公共外交学会副会长,中国新闻史学会传播思想史学会常务理事。
19.廖圣清教授,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学院)院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招生要求:相关专业在读博士、硕士及40岁以下且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学者。
结业形式:每位学员完成听课及研讨任务,颁发2022年国际传播理论前沿与研究方法暑期学校结业证书。
报名方式及遴选:请申请人下载报名表(网盘地址:https://pan.baidu.com/s/1_d9oeGp2_Zn65m9a2eILYA,提取码:yndx),填写后于2022年7月20日前将扫描后的电子版发送至csyhappy@mail.ynu.edu.cn。暑期学校工作小组遴选后确定录取名单,于2022年7月22日前发出录取通知。
暑期学校工作小组联络干事:曹书雨,联系方式18406585920